雄安新區在大規模征遷和群眾分散過渡階段,以基層黨組織統領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線上和線下結合實現全員、全程、全面管理,打破區域界限開展組織生活和解決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通過探索新的基層治理模式為新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也為今后農民市民化、農村社區化管理打基礎。
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G組團安置房及配套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三級網格化管理 線上線下相結合
當前,雄安新區從規劃建設為主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征遷任務繁重。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對于每一個征遷村,都由一名縣領導牽頭,抽調上百名黨員干部組成工作組,實行“一組包一村、兩人包一戶”的責任制,涉征遷鄉鎮靠前指揮,村干部和廣大黨員帶頭征遷。
容城縣大河鎮東孫村黨支部書記高金國說,征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新區征遷由政府主導而非市場開發,群眾利益訴求有落差。另外,群眾在回遷過渡階段租房分散,如何實現“村拆人不散”是個很大挑戰。
在容城、雄縣、安新三縣征遷村,每一戶征遷群眾分別由三個網格包聯服務:第一個網格是駐村工作組隊員包聯;第二個網格是隸屬村的村干部包聯(其中一級網格長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二級網格長是其他村干部,三級網格長是黨員代表);第三個網格是現居住地村干部包聯。
安新縣征遷群眾之家辦公室主任劉小叢說,她2019年曾是駐村工作組隊員,按照要求從拆遷到搬遷過渡,再到即將到來的回遷安置,兩年內必須全程跟蹤服務、定期回訪,為包聯的拆遷戶解決了不少就業、子女入學,雖然崗位已變,但職責不變。
征遷之后,村民各奔東西租房過渡,如何開展工作?雄縣王馬滸村村支書陳友利說,他們按照現在居住地重新分網格,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負總責,分普通村干部、黨員代表小組長、普通村民幾個層級,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線上形式,發放“明白紙”、政策通知、組織開展各類活動。
容城縣還開發了征遷服務保障平臺,開展線上服務。縣征遷服務保障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海軍介紹,平臺設有房屋租賃、學生安置、求職服務、衛生健康、社會保險、養老托老等13大模塊,為群眾在過渡安置期間提供線上幫助。截至目前,平臺注冊總人數4.6萬人。
集中征遷過渡期間很多拆遷戶到外村甚至外縣租住房屋,財政給予每人一定的補貼。容城縣政府還向保定市徐水區發出函件,懇請協助開展空閑房源調查,為征遷群眾提供可靠房源。
各搬入地基層組織同樣有包聯責任。容城縣北關村黨支部書記鄭文革對租住在本村的263戶征遷群眾登記造冊,安排村干部和黨員代表包聯,經常入戶走訪,解決實際問題。
堅持全周期理念 服務一包到底
“征遷只是開始,我們會一直陪伴和服務,保障周轉過渡期間的工作生活,幫助解決好遇到的各類現實問題,直到他們住上回遷房。”雄縣征遷群眾便民服務保障中心常務副主任鄭西彪說。
為解決征遷過程中的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基層組織做了很多努力。
確;鶎狱h組織工作不斷檔。為保障整體征拆村辦公有場所、黨員群眾活動有陣地,新區黨群工作部累計撥付1000余萬元支持三縣建設黨群服務中心。雄縣和安新縣征遷服務部門為整體拆遷村提供會議室,“兩委”班子換屆選舉、組織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都可預約使用。每個拆遷村都有一間辦公室,村干部每天輪流坐班解決矛盾糾紛。各征遷村均成立了網格化的黨小組,舉辦“流動小課堂”。容城縣大河鎮黨委、八于鄉黨委還依托網格化管理平臺,在征遷過渡群眾租住人口較多的白溝新城分別成立臨時聯合黨委,定期派駐人員服務上門。
加強就業創業培訓。新區大規模建設需要多種專業技能人才,當地為征遷群眾免費開設技能培訓、組織專場招聘會、發布就業信息,累計挖潛各類就業崗位5萬余個。容城縣河西村肖賀田原來有一家毛絨玩具作坊,征拆后他搬到保定高碑店市居住,并有重新創業意愿。兩地政府部門溝通后,扶持他建立肉牛養殖基地。
實現征遷戶子女就近入學。根據新區政策,征遷群眾可根據租住地實行就近入學,各學校優先安置征遷學生,從填寫申請表到拿到入學函,全程都由包聯工作人員負責幫助。同時,三縣共新建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專門接收征遷群眾子女。
打破區域界限定期回訪解難題。租住在容城縣聚豪港小區的西里村征遷群眾侯栓套現住地房子漏水,聯系房東未果,包聯干部回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很快協調解決。安新縣公安局抽調警力開展“百警連千戶”活動,重點關注跨區域租房征遷群眾權益問題。該縣向村村民向某在白溝新城租房,一天晚上因行車問題與他人發生了矛盾,被對方毆打受傷住院。包聯干警楊敏在得知情況后趕赴白溝,找到當地辦案民警溝通了解案情,并快速依法處理。
著眼未來 為現代化社區治理打基礎
隨著容東、雄東安置區建設深入推進,一大批群眾回遷入住擺上日程。一些農村干部說,現代化社區治理是新區發展的方向,他們清楚村莊開始慢慢淡化,村干部也將逐漸完成歷史使命,在心理上從現在開始適應從農民到市民、從農村管理到社區化管理的轉變。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中發現,雄安新區優化基層服務格局,為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打基礎。各基層單位普遍成立了政務綜合服務中心,開展就業、養老、醫療、托幼等服務,全面推進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加快推行區域通辦,逐步推行跨區域辦理,努力向“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邁進。新區研發了雄安智慧黨建平臺,可在線開展黨員教育、“三會一課”等組織工作和活動,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黨員群眾少跑腿。
實現承接疏解人口與雄安本地人口有機融合,社區治理必須及時跟上。雄縣縣長付紅瑜說,有必要構建社區、小區、樓門三級黨組織,探索在單元樓或樓宇設置黨小組、管理員,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堅持黨建帶群建。新區容東管委會招募700名志愿者,以此協助提升社區禮儀、專業技能、群眾工作水平,支持群團組織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培育扶持基層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到社區開展工作。
利用科技手段,開展智能化社區場景搭建。即將交付的容東安置區智能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建成,可實現人員聚集異常行為智能化識別,開展無人車配送、清掃、巡更等,實現水、氣、熱遠程抄表和一鍵繳費。(張濤 白明山 杜一方)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