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一處核酸采樣點,工作人員冒雪引導前來檢測的居民。新華社記者鞠煥宗 攝
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如何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的勢頭?怎樣進一步提高科學精準的防控水平,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成果?國務院新聞辦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對此作出權威回應。
疫情“壓力差”:外防輸入挑戰加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介紹,從2021年12月開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第四波流行高峰,已連續11周每周報告病例數超過1000萬,目前仍處于高位流行的水平。
“特別是今年以來,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快速上升,與我國疫情水平的‘壓力差’不斷增大。”王賀勝說,近期疫情輸入的壓力明顯增加,而有的地方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癥狀輕,流感化,有“歇歇腳、緩一緩”的心態,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松了要求。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我國日均輸入感染者數為91例,遠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來,日均輸入感染者數超過200例,單日最高超過300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分析研判認為,全球本輪疫情高位流行,且近期不會結束。我國仍將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主的疫情風險,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復雜。
“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多以輕癥和無癥狀為主,導致輸入來源更加隱匿,傳播方式更加多樣。”王賀勝說,要進一步提升監測預警的靈敏性,健全多點觸發的監測機制,切實提高疫情的“早發現”能力。
堅持“動態清零”:務必守住疫情防線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我國正在采取果斷措施,盡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
王賀勝表示,“動態清零”是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總策略前提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防控做法。“動態清零”的目標是追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
“‘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國情與科學規律,效果是好的。”王賀勝表示,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保障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促進了經濟的增長,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中國的抗疫實踐表明,堅持‘動態清零’是我國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線,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也是對國際抗疫的最大貢獻。”王賀勝說。
修訂診療方案:防控更科學精準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病例收治、抗病毒治療等作出新調整。
“制定新版診療方案不意味著防控政策放松。”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說,修訂診療方案是要更加科學精準防控,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按照新版診療方案,對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分類收治措施,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焦雅輝表示,同時也要配備一定的醫務人員,對輕型病例給予適當對癥治療,同時觀察病情,如病情加重,應及時轉至定點醫院治療。
抗原檢測的相關細節規定,也廣受關切。
“居民購買自測的抗原檢測產品不需要備案。”焦雅輝表示,一旦自測陽性,要及時向所在社區(村鎮)報告,由社區(村鎮)安排專門車輛,轉運至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確認,整個過程要形成閉環。
有效防重癥:鼓勵老年人接種疫苗
截至3月17日,全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已超過12.39億人,占總人口的87.8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超過6.44億人。
“去年以來境內發生了多起聚集性疫情,但是重癥的人相對很少。”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說,疫苗接種對于預防重癥、預防死亡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同時,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對弱,大多又有基礎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發生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遠高于年輕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一直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疫苗接種,多次對老年人接種進行部署安排。
“全程接種、加強免疫接種,對于老年人特別是對于高齡老年人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曾益新說,“我們還要繼續加大力度來推進這項工作。”(董瑞豐、宋晨)
微信
微博
返回
頂部